略 論 四 無 量 心-陳重文專欄》
2023-06-22 21:34
略 論 四 無 量 心 一九八四.九.三十
所謂「四無量心」,是指四種能夠發揮出化益無量衆生的心,它們指的是慈、悲、喜、捨這四種心,簡稱「四無量」。想度化衆生,基本上應該具備這四種心才行。
在佛經裡頭,把這四種心稱為「無量」│無法限量、很難限量的意思,衆生的數量本難數量出來。又由於這些心是因著無量的衆生才產生,所以稱為「無量」。又稱為「四等」、「四等心」或「四等至」│以平等而無差別的心去化益一切衆生,所以又稱為「等」。有時也被稱為「四親近」,這與「四親近行」容易互相混淆,所以不被一般所用。
先說「慈心」。「慈」指愛憐、愛念而言,憐憫而愛護衆生有如父之愛念於子那樣的,能讓衆生感到快樂,這叫「慈心」。慈心大都是針對沒有快樂的衆生而產生的。「悲」指惻愴、哀傷而言,看到受苦的衆生,能感愴痛的升起惻隱之心,而來加以救拔,以消除妨礙衆生快樂的惡障,有如母親哀傷受難的兒子而力加解救那樣,這叫「悲心」。悲心大都是針對遭受苦難的衆生而產生的。「喜」指慶悅,看到衆生獲得快樂,不但不會嫉妒,而且更起歡喜慶賀之心,能讓人覺得樂上加樂,所謂「君子成人之美」的樂於看到別人的成就,通屬「喜心」。喜心大都針對獲得快樂的衆生而產生。「捨」指等心、忘懷而言,世上不論好事、壞事,心不執著的一律加以忘掉,如此能夠除去怨恨,捨離親愛〈不因執著於親愛之情而使心生煩惱〉,不分怨親的希望衆生都能獲得善法,而使他們遠離不安與恐怖,這些都屬於「捨心」。捨心大都是針對怨敵和親愛以及中三品的衆生〈中等根性〉而產生的;另外也針對已經獲得究竟解脫的衆生而產生,因為那些衆生既已獲得究竟解脫,也就於我無事,心自然可以加以放捨了。再者,捨心又有七種如下的特徵:〈1〉心會平安。〈2〉能捨怨親。〈3〉捨一切貪、瞋、癡等。〈4〉捨放衆生。〈5〉得空平等、捨離衆相。〈6〉自捨己樂,施與衆生。〈7〉化益衆生,捨離悕求。
一般而言,四無量心可以分成對治門和化益門兩個層面:對治門屬於內,主要是在對治煩惱;化益門屬外,主要則為度化衆生而使他們受益。以下先就對治門來做說明:
一般佛法的通論,認為能讓衆生產生結使而升起煩惱的,不外「愛」「見」二行。愛行能讓人產生「愛結使」,令人貪著於快樂而起煩惱;見行能讓人產生「見結使」,令人執著於見取等種種邪見而起煩惱。愛結使能令煩惱覆心〈離此稱為心解脫〉,見結使能令煩惱覆慧〈離此稱為慧解脫〉。見行多的人喜歡爭論,並且厭惡跟自己有不同見解的人,因此容易生氣而多瞋恚,這時便應修習慈心和悲心來做為對治的方法。另一方面,愛行多的人,如能獲得所喜歡的就高興,如自己不能獲得而看到別人獲得就起嫉妒的心理而生煩惱,這時便應修習喜心和捨心來做為對治的方法。
如依成實論或大智度論的說法,慈心能息滅貪欲,所以修慈極遠,能生到遍淨處〈即三禪天〉。悲心能停止瞋恚以及害覺〈想害人的念頭〉,所以修悲極遠,由於悲願能除煩惱,便會生到空處天。喜心能消除嫉妒和不樂,所以修喜極遠,由於喜願欲令衆生於一切法中,都能心得自在,便能生到識處天。捨心能除一切貪、恚、癡等,所以修捨極遠,捨願欲令衆生都能捨離一切苦樂等,能生到無所有處天中。
次就化益門來做說明:在地持經〈論〉中,將四無量心分為「樂想攝」│被「樂想」所攝,和「安想攝」│被「安想」所攝兩種。慈、悲、喜三心,對於衆生都有佐助、加益,增上他們的快樂的作用,並有彼此互相擴充三心的作用而有行事的利益,這被稱為「有行」,通被包攝在「樂想」裡面│獲得調適快樂的感覺。捨心能夠教導衆生體會出「性空」〈自性空〉的深義,而能從此斷除恐懼不安的心理,這稱為「空行」,被包攝在「安想」裡面│獲得安定、寧靜而舒適的感覺。
針對無量衆生的不同根性,及其所處環境的差異,而有各別的化物心懷。大略加以分辨,就如上述有慈、悲、喜、捨的四類。但那四類又是互有關聯,並能互相穿插貫通的〈互該互攝〉,譬如若以「慈心」統攝諸行的話,悲、喜、捨心也都具有「慈」的成份。再如四無量中的任一心,同樣的也都具有拔苦的作用,自然也都含有「悲」的成份在內。四無量都能令人產生喜悅的作用,也都含有「喜」的成份。「捨」跟上述的情形自也一樣,這是由於諸行本來同體,都能互相增強助成的緣故。
以上是有關四無量的名義和作用的簡釋。以下再就其體性來做說明。先就其心體來做說明:
識心王中的前六識,我們稱它做「事識」;第七的末那意識,我們稱它做「妄識」;第八識我們稱之為「真識」。第〈1〉凡夫二乘人等,在修四無量時,是以無量事識做為依據;就事識中,又以「意識」作為體據。第〈2〉菩薩在剛開始修道時,也是以「事識」為體;到了漸次修得越發深入了,就轉成以「妄識」做為修四無量的依據。看到衆生只在妄念中打滾而充滿了煩惱,為此而對無量衆生興起了憐憫心│在地持經〈論〉中,說一切無量,名為大悲;成就此者,名「哀愍菩薩」。第〈3〉菩薩修到最後究竟處時,終於轉成以「真識」為體了,這時由於達到了「無相無緣」的境地,修心已然等同虛空界了。
接著就心法來做說明:「法」是指由「想」、「受」、「行」等心理作用而產生的一切心理現象而言。
如依據毘曇學說的說法,慈、悲二行是屬於「無瞋性」;喜屬於「喜愛自性」;捨屬於「無貪善性」,可用來對治婬貪。關於這個,在「雜阿毘曇心論」中有如下的說明:「捨」用來對治婬貪,這裡所說的「婬」,是指如父母親戚之間的互相憐愛之情,連續不斷的持續下去而說名為「婬」。就如在世俗中,連風多日不停稱為「婬風」,雨如連下多時不停也稱「婬雨」那樣,親愛之情接續不斷便名為「婬」了,這是不同於俗人互相通姦的那種婬的。於親愛之處一再偏愛不斷,便須用「捨」來做對治的方法。其實捨心能通通捨去所有的貪、瞋、癡等,此處是就修行到了最後的階段才能捨離掉對於親愛的貪著之情而說的。
在成實論中,認為四無量心都是以「慧」為體,所以論中說言:「四無量心,體性是慧。」這是就它的根本來說的。正由於是應用智慧來分別有四種不同的衆生而行慈、悲、喜、捨這四種平等法;又以智慧辨別怨親的不同之後仍能實踐四種平等心,所以叫做「智慧」。
如就大乘法來說的話,則四無量心有大小的差別。「真行」是大四無量,「妄修」是小四無量。在雜阿毘曇心論中則說:「大悲是慧。」由慧能證實真理之門所產生的力量,自然也就能夠產生利益一切衆生的行為,就稱為「慈、悲、喜、捨」等。所以針對根本而言,就稱為「智慧」。
上來就心法所做的說明,如說諸行本來都是同體相成的話,那麼所有各別的一一法門之中,都已具備完足法界中的一切行德了。
接著再就有漏、無漏方面來做說明:
在毘曇的學說裏面,認為四無量心一向是有漏的,因為它是針對衆生這一條件才產生的緣故〈意謂是有為的〉。
在成實論的解釋中則沒有一定。第〈1〉如說觀照出空理而斷除一切有漏法,便成「無漏」的話,那麼四無量心全部都是有漏的,因為它們並不屬於觀照出空理而斷除結心的緣故。第〈2〉如說所產生的行為不屬於有漏,便是無漏的話,那麼四無量心是通於有漏和無漏的。
再者,凡夫在實踐四無量心時,一向是屬於有漏的,因為它是就性心中的分別事識〈前六識〉做為根據而來修此行的。若是有學人〈學位〉所發起的四無量心,則或為有漏、或者無漏。實踐四無量時,並未能斷除結心,稱為有漏;能因此而斷除結心的,稱為無漏。至於無學人身上所發起的四無量心,一向都是無漏,這叫做「由真識心中自然能生出這些行為」。
在大乘法中,常將隱義和顯義互相貫穿討論。大略而論,小無量心一向是屬於有漏的;大無量心則屬於無漏│因為它是由體證真理而獲得成就的緣故。
上來就有漏和無漏所做的說明,如若隨順大、小乘的通義來加以論述的話,那麼都含有「有漏」和「無漏」的成份在內。
再就小無量心來說,以衆生為條件而產生的是屬於有漏,以「真理」為條件〈法緣〉,或以「性空」為條件〈無緣〉而產生的則屬於無漏。
在大無量心中,以衆生做為產生的條件的,其功德作用常隨著不同的世情而轉變,這有類於有漏,就稱之為「漏」。以「真理」、「性空」做為條件的,能產生功德作用的那個本體是屬於寂滅性的,就稱為「無漏」。
再就常、無常方面來做說明:
小無量心一向是屬於無常的,大無量心一向屬於恆常。
再就大無量心的含義細加分別:那麼隨著不同的世情而常改變其作用,就稱為「無常」,這與經中所說的:「功德莊嚴,有常,非常」的意義一樣。針對能顯示功德作用的那個體性是常恆不變的這點來說,就稱之為「常」,所以涅槃經說:「慈即佛性,常、樂、我、淨。」悲心、喜心和捨心,道理與此相同。以上是總述四無量心的體性。
所謂四無量心的每一心,有時也可以再開出〈細分成〉更多的心。例如在地持經〈論〉中,就將四無量心展開成「五種淨心說法」;十地經更將慈、悲二心開成六心,在別處又開成八心,內容有如下表所示:
1.慈心:於怨不瞋│慈
2.安心:於惡欲善
地持經五種淨心說法 3.哀愍心:於苦欲拔
〈地論說同〉 4.不自讚毀他、除嫉行善│喜
5.不著名利,離貪行捨│捨
1.慈心
2.安心
3.憐憫心:於貪憶念
4.樂心:於苦欲益 悲無量
5.利潤心:於樂放逸,欲令住善
6.攝饒益心:於善懈退,欲令堅住
1.安穩心
2.樂心 悲心
3.慈心
4.悲心:於苦欲拔
5.憐憫心:樂放逸者,愍其當苦 慈心
6.利潤心:外道衆生,欲令住正
7.守護心:聞法衆生,守令不退
8.我心:於大乘中,已發願中,視之如己
在佛教中,一切法門一向都可視情況的差別與變化而開合自如,四無量自不例外,並不只但如上面所列的那些而已。所謂「開」,是指展開成、分開成而言,也就是演繹的意思。所謂「合」,是指總合成、綜合成而言,也就是歸納的意思。
有關四無量心的義釋,只能簡介如上。如再加上毘曇與瑜伽唯識的說法,便還有不少枝節需要討論。但其大義,不外也就是上述那些。
本文主要是從隋朝的淨影慧遠〈五二三│五九二〉之「大乘義章」節錄寫出。「大乘義章」是隋代以前的經論和諸學派的綜合類聚,主要是以古來的佛教術語列做辭條並加以說明,慧遠是站在大乘的立場來做解說並時加批判的。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本書,我們可以稱它做「大乘佛教哲學辭典」,也就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還被流傳下來的第一本佛教辭典。
慧遠的老師是法上〈四九五│五八0〉,法上的老師是慧光〈四六八│五三七〉。慧光是當時南道地論派的代表人物,於十三歲禮佛陀扇多出家,曾有漸、頓、圓三教的教判主張。「大乘義章」在論及八識的地方,可以明顯的看出是受到南道地論的影響,並且似乎也和楞伽經與起信論的學說有相當的關係。這些都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
標籤: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