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聚點陪伴青年學著蹲下與土地相遇,共創回鄉新機遇

2023-06-07 23:22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今年透過25組「學習性青聚點」,提供67個蹲點在地的實作機會,以培育青年投入社區事務的能力和累積地方創生實務經驗。這些實作機會由各地在地學習性青聚點擔任業師,並提供至少一個月的社區蹲點機會。此外,青年參與者每人還可獲得至少新台幣2萬元的實作獎學金,使他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參與社區活動。

蹲點實作過程中,青年們透過一系列專題講座、參訪討論、在地經驗交流、小組演練和實作等方式,熟悉社區事務,激發他們思考解決問題和運用資源的能力。最終,他們將所學內化,獨立完成宣傳推廣社區文化或促進社區公益的專案計畫。例如,今年的合作單位之一是長期關注新住民和移工議題的「越在嘉文化棧」,透過影像製作和採訪等訓練,培養了具有服務力和紀錄力的青年行動者。參與者以新移民二代和移工文化為核心,透過田野調查和實際參訪,創作出文字或影像作品,將獨特的視角透過影像、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呈現,實踐社會關懷。[註1]

另外,位於臺中的「好伴社計」提出了「社計現場」計畫,通過講座、工作坊、聚會和培力等方式,引導實作生親身體驗社區現場,探索臺中舊城的人事物。最終,他們通過插畫、文章和設計小物等媒介,探討臺中火車站無家者的處境和東協廣場的跨海移工休閒秘密基地,成功展現出舊城的多種面向。部分實作生還將模組化的教案設計帶入高中課堂,啟發高中生從多元視角深入探討都市貧窮議題。[註2]

透過蹲點實作,青年們放下熟悉的生活,深入社區場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參與社區的切入點,並了解到關心社會議題並不僅限於鍵盤上的行動。只要開始行動,他們就能與自己生長的土地建立新的連結和關係。鼓勵青年以年輕好奇的眼光持續探索在地議題,發掘社區參與的無限潛力。

註1:
「越在嘉文化棧」是一個長期關注新住民和移工議題的合作單位,也是今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的蹲點實作之一。這個計畫通過培養具有服務力和紀錄力的青年行動者,以影像製作和採訪等方式,將青年參與者的視角結合其專業知識和數個月的蹲點觀察,實踐對社會的關懷。

「越在嘉文化棧」的實作生以新移民二代和移工文化為核心,透過田野調查和實際參訪,製作出文字或影像實務作品。這些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呈現,透過影像、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傳達社會關懷的價值。

去年,「越在嘉文化棧」推出了一系列名為『「移」面之詞』的Podcast,邀請新移民二代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這個Podcast成功入選111年Dream Idea績優點子,展現了青年們對非主流議題溫柔而堅定的關懷。

透過「越在嘉文化棧」的合作,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鼓勵青年參與者從影像製作到編輯採訪的訓練中培養服務力與紀錄力,並以實際的田野調查和參訪經驗來豐富他們的專業素養。這樣的合作為青年們提供了實踐社會關懷的平台,讓他們能夠以獨特的方式表達對新住民和移工議題的關注。

註2:
「好伴社計」是位於臺中的一個實踐社區參與的計畫。他們提出了名為「社計現場」的計畫,透過講座、工作坊、聚會和培力等方式,引導參與者進入現場,親身體驗和發掘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並與來自不同身份背景的實踐生一同探索臺中舊城的人和事。

在「社計現場」計畫中,「好伴社計」以插畫、文章和設計小物等媒介,探討臺中火車站無家者的處境以及東協廣場的跨海移工休閒秘密基地。透過數位和實體載體的呈現,成功展現了舊城的多種面向。

此外,一些實踐生將模組化的教案設計引入高中課堂,啟發高中生從多元視角深入探討都市貧窮議題。這樣的舉措鼓勵年輕人關注社會議題並參與社區行動,從而激發他們對於改變社會的熱情。

「好伴社計」的「社計現場」計畫通過提供實地參與的機會,讓年輕人親身體驗社區的多樣性,並以創意的方式探索社會議題。這樣的計畫鼓勵年輕人思考社會問題,並以他們自身的專長和熱情來推動社區參與,進一步發掘社區參與的無限潛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