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新措施! 竹市議員建議採購防水擋板守護民眾安全

2023-06-05 13:12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在市政總質詢中提出建議,建議市府採購移動式防水擋板以利本市防災使用。市府對此表示,非常感謝議員的提案和建議,已經責成消防局進行採購,預計購買800片,可防護保全家戶約140戶,並於今(112)年7月下旬完成交貨,屆時將配發予三區區公所,以降低住家再次積淹水的機會。
 
此外,消防局也指出,本市北區南寮、延平路一帶尚有新竹漁港特區雨水下水道系統C、D、F、H幹線需進行改善,已在爭取營建署補助案中,最快需3-5年才能完成。另東區汀甫圳一帶也規劃於都市計畫雨水下水道系統中進行H幹線建置,最快也需3-4年完成。在上述改善工程完成前,市府先進行防災應變作為,採購相關擋板因應強降雨的來襲。
 
除了採購防水擋板之外,政府和社區還應該積極推動各種防災措施,例如建立防災教育和培訓計畫、修建防洪堤壩、制定緊急應變計畫等等。這些都是在面對自然災害時,可以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汛期前,市府也將加強側溝、區排清淤作業,並協調農水署進行水利排清淤作業,保持各排水系統暢通,降低積淹機會。政府和公民都應該意識到防災工作的重要性,並積極參與其中。只有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減少損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為了幫助社區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建議社區可以:
 
1. 建立緊急應變計畫:社區應該制定緊急應變計畫,確定各種災害情況下的應對措施和流程。例如,在颱風來臨時,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撤離路線和避難地點的計畫。
 
2. 推動防災教育:社區可以開展防災教育活動,提高民眾對災害的認識和應對能力。例如,可以開展模擬演練或緊急應變培訓,讓民眾學習如何應對不同的自然災害。
 
3. 建立防災基礎設施:社區應該建立各種防災基礎設施,例如修建防洪堤壩、改善排水系統、建立避難所等等。這些基礎設施可以減少災害的影響和損失,保障民眾的安全。
 
4. 強化社區緊急應變能力:社區可以組織志願者隊伍,提高社區的緊急應變能力。例如,組織志願者在災害發生時協助疏散民眾、提供緊急救援等等。
 
5. 加強災害監測和預警:社區可以加強對災害的監測和預警,及時掌握災害的情況和發展趨勢,並向民眾發出預警提示,提醒民眾注意防范。
 
總之,防災工作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透過建立完善的防災體系、加強防災教育、建立防災基礎設施、強化緊急應變能力和加強災害監測和預警等措施,才能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