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人生-陳重文專欄》

2023-07-03 15:14

佛教與人生          1990.08.02.陳重文居士編講

一、人生的意義:

1、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人類的生命                         人跟自然的和諧。

                                      有情所應扮演的角色

2、個人在人類中的地位-------個人的生命                         人際關係。

二、宗教的意義:

1、宗教的特色即在解答人生的問題,以安定有情的生命。

2、佛教的特色:指出人生的正確方向,以引導人們往正向、法向、涅槃向而前進。

三、人類社會所展現出的人生現象-----充滿煩惱〈苦集的世界〉

1、生命存在的基礎:由食欲(段食)、性欲(觸食)、自由欲(思食)的根本意志所形成。

2、意志獲得滿足則產生快樂,遭遇挫折則產生痛苦而形成煩惱。

故絕對意志是快樂的基礎。

相對意志(不自由的意志)是一切煩惱(貪、瞋、癡)的根源。

四、三種感受作用所引發的情緒都是痛苦------一切皆苦(三受皆苦)。

    1、快樂:意志獲得舒展時的情緒作用,但不能長久保持,也不能得到滿足------壞苦。

    2、痛苦:意志被壓抑而不得自由時的情緒作用------苦苦。

    3、不苦不樂:渾渾噩噩不知人生有何意義,也不知如何應付生命的狀況--------行苦。

五、維持意志繼續存在的四種糧食:

    1、段食(摶食):食物、飲食。

    2、觸食:指個人的嗜好(特指性欲)。

    3、思食:希望獲得意志的滿足。

    4、識食:使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

六、二種意志作用:

    1、相對意志:由分別作用而引發,也就是在條件的限制下而引發的狹窄的意志作用。由於沒有

                 認清是在條件的限制之下,所以是一種愚癡的行為。

    2、絕對意志:不經由分別作用的自發行為(三昧正受),所以是一種廣泛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意志

                  活動------涅槃

七、修學佛法的目的------絕對意志的獲得 (即自由意志)

     2.

四         諸行無常(所有流轉的現象,都在條件的互相限制之下,無法脫離相對意志活動的限制。)

     1.

                       戒:遵守人際間的做人道理                             (1)廣大

     4.道------諸法無我                                            心有所緣

                       定:鍛鍊依於少欲,滿足而不向外追求的生活             (2)狹小

3.滅------涅槃寂靜 

                     慧:徹見宇宙人生的現象之後,終於完成心無所緣,心無所依的生活---

                         絕對意志的獲得。

 

健康是無上的利益、滿足是無上的財富、信賴是無上的親族、涅槃是無上的安樂。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南傳法句經204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