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要略-陳重文專欄》

2023-07-02 00:32

禪門要略                   天台大師 出                            

夫人修禪學慧法門,先明方便,後明正觀。
方便者凡有五種:
初具五緣:一者衣食具足,二者持戒清淨,三者閑居靜處,四者息諸緣務,五者親近善知識。五緣若闕,則妨安心;若無善知識,則不知遮障。為此義故,須具五緣也。
二、呵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也。此五種能生行人欲樂之心,貪愛無足,若不呵却,則妨正業。故須呵却。
三、棄五蓋:此五蓋者,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睡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此五若棄捨,心則得安也;此五在心,則纏覆不明。
四、調五事者:一、調食,不飢、不飽。二、調眠,令不節、不恣。此二就定外調之。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就定內調之。調身者,令不寬、不急,是調身相。次調息者,令息出入綿、靜、細,如有、如無,資神安禪,守之心易得定。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次調心者,若多覺觀〈尋伺〉浮動,須繫念在臍中,制諸亂想;若心沈惛,頭低睡熟無記者,當繫鼻端,令心在緣,無分散意。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調心相。
次復正於坐中,若覺身、息、心三事不調者,即須用前法調之。三事若調,禪定可獲。次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次開口放氣,想從百脉隨意有散;次微微動身;次動肩、脾、手、頭、頸等;次動兩足膝等;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按兩掌令暖,掩兩眼,然後開眼。待身汗燥,方可隨意。若不爾者,令人作病。
第五、行五法者: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是也。
釋云:
欲者,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禪定智慧諸法門也。
精進者,持戒清淨,初中後夜,專精進修,習無上道法也。
念者(1),念世間法,治生產業,一色一香,無非佛法也。
巧慧者(2),思惟世間陰、界、入等,一一皆入如實,令魔界即佛界,為佛事如薩陀波倫也。
一心者,既知世法即是出世法,應當專修定慧二法,令與法性相應(3),心如金剛,無能壞者,故名一心也。
此上並是坐禪約出入,略示此法。
 
夫欲發心學道,先須問路。路有通塞,法有是非,心有邪正。今且約坐禪示其相,餘則可解。
塞路者,苦、集為塞,道、滅為通。無明十二因緣為塞,無明滅為通。六蔽為塞,六度為通。若有三塞,破之令通也。
次簡邪正者,一、若為利養破戒等事發心學禪者,此發泥梨心,行地獄道。二、若求名聞,望他稱譽而學禪者,是發謟曲心,行鬼道。三、若為眷屬、徒衆、多檀越等,是發飛走心,行畜生道。四、若為勝他妬忌者,是發醜陋心,行修羅道。五、若為此生謝後,恐失未來人身,兼持戒而發心學禪者,是發欲界下心,行人道。六、若為求今世後世自然果報,兼修十善,是發欲界上心,行天道。七、若為捍伏於他,復層自舉,狼踞唐視,令物歸仰者,是發魔羅心,行第六天道。八、若為求今世後世禪定靜樂者,是發梵心,行色天道。九、若為求世智辨聰,無事不知者,為此學禪者,是發外道心,行無想行天道。十、若為思惟世間生死牢獄,甚可厭患;出世涅槃,清淨寂滅,甚可欣樂;為此發心,欲速出三界者,是發無漏心,行三乘道(4)。非心無量。略示九種非心耳。前九是世間心,是生死心;後一是出世心,是涅槃心,是聖人心,是解脫心。
行者!汝學修道,應善識邪正,莫浪發心,將前九諸心,妄謂為是(5)!若欲與理相應者,但首作人事(6),莫強知他事,即是更相憎恨,世世相憎;非但此生無道、無果,累及後生。能閉口、合掌、塞耳,端坐修心者,是出世聖人。若不爾者,餓鬼、畜生之道,難得免離也。
 
次明修止觀者:先約坐中修者。行人於坐中為亂想覺觀〈尋伺〉修三止(7):一名繫緣止。止者,謂繫心鼻端、隔臍間等處,繫緣守境,令念心不散。二名制心止。止者,隨心所起,即須制之,不馳散也。此二是事止耳。三體真止。止者,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即須體之,知悉從緣生。從緣生之法,無有自性;既知無性,即不取著;以不取故,妄念心息,是名為止。止心不動,名為無為;無為者(8),即諸法本源。若能安本源,則一切妄想生死業行,即皆空寂,即泥洹道,真法實也。略明三止竟。
次作觀者:謂正觀中道諸法實相智慧也。
行者於坐禪中,隨心所緣一切諸法,若善法、若惡法、若無記法等,隨所緣念念不住,雖如上體真而不止者,即當反觀所起之心(9),從何處生?從過去生耶、現耶、未來耶?若從過去生者,過去已滅,云何能生?若從現在生者,現在念念不住,云何能生?若從未來生者,未來未至,云何能生?三世求生,畢竟不可得。 當知此心,但有名字,名字之法,本自無生。無生故、無滅故,無滅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也。又撿此心為有、為無?若心無者,云何有念?心若是有者,應當自有,何須緣發始有心生?當知此心,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正觀也(10)。
復次,於禪中沈惛睡熟,頭低無記者,即須修觀,分別法相,對治沈病。若於坐禪中,心散動越逸,攀緣萬境,即須用止除亂想,一心念之。若修止時,心安快樂,即應修止。又修止時,能破睡散,即應修止。又修止時,豁豁欲想清淨,即應修止。又修觀時,心地靜樂,即宜修觀。又修觀時,道心鬱起,即宜修觀。又修觀時,能破煩惱惡見,即宜修觀。觀若有益,即常修觀;止若有益,即常修止。行者善須斟酌,巧用止觀調心,令妄念不起,即是善能用心,有少道理也。
次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歷緣有六:謂行、住、坐、臥、言語、作務也;對境亦有六,謂六根對六塵也;緣與境合有十二事。
初就行中修止觀者:行者欲行之時,即應思惟:我今為何事故行?若為惡事、無益等事,即不應行。若為善事、利益等事,若即應行。
行中修止觀者,即應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今推此行及諸法,悉是虛妄,求實叵得,妄念不起,是名為止。復作是念:由心運身,故有去來及行中一切法,今反觀此行中之心,不見相貌、來處、去處,無生無滅,當知行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觀。 於行緣中修止觀既然,餘五緣例爾。
次對境修止觀者:見色之時,即知如幻如化,不起貪染,心安寂然,是名為止。當反觀見色之心從何而生?為從眼根生?為從色塵生?為根塵合生?為離根塵生?若見色從眼生者,未見色時,心應已生。〈其一〉若從色塵生者,何關我耶!〈其二〉若從合生者,撿此根塵,為各有心、為各無心?若有心能生心者,合時應有兩心;若各無心能生心者,無有是處。〈其三〉若離根塵有心生,亦無有是處。〈其四〉當知見色之心,本自無生,但有名字;名字性空,畢竟無實,是名為觀。 於眼見色時修止觀既然,餘五根對五塵例爾。
次於禮佛中修一心三觀者(11):觀一念禮佛之心,即空、即假、即中。觀心即空是禮報佛,觀心即假是禮應佛,觀心即中是禮法佛。一禮即三禮,一佛即三佛,雖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圓禮,亦名不思議禮佛。
又誦經、旋遶,歷緣對境,舉心動念,皆例如此用三觀也。
問:「一心三觀,有何功用?」答:「即空觀破四住惑,即假觀破塵沙惑,即中觀破無明惑。一心三觀,三諦圓破五住,五住煩惱破即三身顯:四住破即報身顯,塵沙破即應身顯,無明破即法身顯。又三觀成故,即三德滿:中觀成即法身滿,假觀成即般若滿,空觀成即解脫滿。三德滿,故名秘密藏,佛及眾生,悉入其中,畢竟無所有,永寂如虛空。若然者,云何復言有一切法?佛以假名字,引導諸眾生。」
復次,泥洹真法實,眾生從種種門入。今粗依一理,略出此法,示初心行人,不可執此為是,餘者為非。若得此意者,則千車同轍,萬流咸會也。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眾生身內法身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行人常斂念:觀四大、五陰,空無所有,名為道(12)。
禪門要略(終)
陳重文 校注
此文雖略,示修止觀事,可謂反要而語極!
修行之能事,於此盡矣。旨哉天台大師!
以下簡注,詳釋請聆吾於2005 ↓ 2006年講述之光碟。
(1)念:謂雖營世間治生產業,一切皆隨律儀而行,不起掉舉、疑悔,即隨
正念、正智而行也。是即中道,皆是佛法也。
(2)巧慧:謂能觀陰、界、入等,一一皆是寂靜門,故世法即是出世法。
(3)與法性相應,即是觸證法性,即見道也。
(4)原作「行二乘道」,含貶義,今不取,逕改為「三乘道」。道理詳註(5),
又下「十種非心」,亦逕改為「九種非心」。
(5)此段原文為「二乘出世間,尚簡是非,况前諸心,妄謂為是!」今不依
學問,而依修行實義,逕改為「將前九諸心,妄謂為是!」蓋佛教東來
以前,印度佛教已然部派門戶諸見叢生,互為異端。既來以後,學者為
釋其矛盾,於是判教之學生焉,而於「原始佛教」法義本為無知,率皆
謬判為藏教、小教、方便教等。凡此皆宗教意識之局限,亦時代之局限
性使然,固不必深責也。
(6)謂若欲修行斷煩惱,但依「作所應作,不作所不應作」即是,餘則放置。
人事,謂為人所應從事者。
(7)謂於所緣正加作意。
(8)無為者,即隨律儀而行,且已臻至任運而轉者。隨律儀而行者則無染著,
無染著則為安本源。
(9)心者,衆緣所生。衆緣若起則心生,則為有心。衆緣不起,是即無心│
非心死也。
(10)大造生滅之中,律儀嚴然而住,固有其序而未嘗紊亂,詎有生滅、不生
滅可言耶?故離於有無,但由緣起;心無所依,與空相應。
(11)以下乃大乘教理性之推論,非關斷煩惱、入涅槃之修行實際,但天台宗
一家之教,可備參考。
(12)謂遣見蕩執,永捨所依而通達無礙。非虛無、斷見之比也。
返回